|
中国交通技术咨询网
政策法规 Service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上半年水运工程质量状况统计分析情况的通报

日期: 2016-09-27
浏览次数: 4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长江航务管理局:

根据列入水运工程质量状况统计范围的19个省(区、市)报送的水运工程质量分析报告、质量抽检数据,部组织对2016年上半年水运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水运工程质量监管总体情况

2016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建水运工程重点项目454个,建设总投资约2380亿元。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品质工程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行标准化施工和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手段,严格监督执法,始终保持对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的严管态势,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

(一)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福建将《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条例》列入省人大立法计划,起草修订工程质量安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和执法文书,推进质量监督工作标准化建设。上海出台《上海市交通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安全质量监督工作规定》,编制了两大类26种配套管理表式和监督文书,规范监督业务内部管理。河北积极开展“责任型、技术型、服务型、廉洁型、节俭型”的质监队伍创建活动,制定“监督人员八不准”准则,明确监督人员的岗位责任。浙江制定了《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规则》《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差别化监督管理办法》《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公开工作实施细则》,规范质量监督检查行为,推进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公开。

(二)创新项目监管方式,不断提升质量监管效能。

广东制定了《广东省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在全省大中型水运工程项目建设中全面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长江航务管理局在多个航道整治工程项目中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施工过程全方位立体式动态监控。海南推广建设项目电子考勤人脸识别信息系统,规范从业人员履约行为。福建制定《福建省交通质监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力争在移动执法、监督检查、试验管理、信用管理等方面加快系统平台建设。浙江着手构建物联传感网管理系统,积极推进“智慧质监”建设。

(三)严格监督检查,不断强化行政执法工作。

上海实施“一季一查一分析”督查机制,重视水运工程安全质量形势分析研判,建立预防、预控、预警机制。辽宁坚持以突击检查方式开展监理、检测市场专项督查,效果明显。福建将项目地质勘察单位纳入交通建设市场信用考核对象。浙江首次将总监、监理工程师的信用评价结果与招标条件挂钩。重庆加强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工作,上半年对2个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违法违规行为发出行政执法责令改正通知书3份。

(四)注重检测能力建设,不断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浙江、福建、海南等省份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监督抽检工作,建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名录,规范质量监督检测管理。上海强化试验检测管理,重新修订《试验检测不合格报告快报制度》,加强不合格报告处置的及时性、规范性,确保工程质量。长航局通过事中声呐监控和事后水下探摸两种检测方式相结合,用检测数据说话,确保水下沉排搭接等水下隐蔽工程质量。辽宁重视工程耐久性,明确水运工程抗冻性能指标检验要求,出台《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验证性检验技术规程》,为验证性检验工作提供了标准依据。

二、水运工程质量抽检数据分析

2016年上半年,质监机构对全国水运工程共检测数据195263个,合格184540个,抽检合格率为94.51%,与2015年上半年相比(以下称为“同比”)上升1.09个百分点,与2015年下半年相比(以下称为“环比”)上升3.01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

图1  质监机构抽检总合格率统计图

三、水运工程质量状况分析

从质监机构抽检数据看,2016年上半年全国水运工程质量状况呈上升态势。如图2所示,港口码头、港区道路堆场、航道整治、船闸船坞等4类工程中的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工程实体3大类抽检指标的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9.65%、99.93%、93.87%,环比均有所提高。

图2  三大类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统计图

(一)混凝土原材料抽检合格率稳中有升。

2016年上半年,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抽检合格率为99.65%,环比上升1.01个百分点。如图3所示,混凝土原材料抽检指标中碎石、砂、钢筋和掺合料等4个分项指标的抽检合格率环比分别上升1.64、2.64、0.40、0.65个百分点。如图4所示,碎石、砂的抽检合格率同比分别上升2.41、1.71个百分点,其中,砂的抽检合格率为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首次上升。上述检测数据表明,各地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检验,原材料质量总体较好。

图3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抽检合格率统计图

图4  碎石和砂抽检合格率趋势图

(二)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合格率总体平稳。

2016年上半年,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抽检合格率为99.93%,环比上升0.75个百分点。如图5所示,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抽检指标中抗氯离子渗透、抗压(折)强度的合格率环比分别上升4.26、0.69个百分点,抗渗和抗冻2项指标保持在100%。如图6所示,抗氯离子渗透这一指标从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下半年的合格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今年上半年上升幅度较大。上述检测数据表明,混凝土质量耐久性指标的验证性检测工作有所加强。

图5  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抽检合格率统计图

图6  抗氯离子渗透抽检合格率趋势图

(三)工程实体抽检合格率“三升一降”。

如图7所示,2016上半年,港口码头、港区道路堆场、航道整治、船闸船坞等4类工程实体的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0.60%、89.10%、95.74%、95.14%,其中,港口码头、航道整治、船闸船坞等3类指标的合格率环比分别上升2.35、0.38、0.27个百分点,港区道路堆场的合格率环比下降1.15个百分点。

图7  工程实体抽检合格率统计图

1.港口码头工程实体抽检合格率小幅上升

2016年上半年,港口码头工程实体质量抽检合格率为90.60%,环比上升2.35个百分点如图8所示,港口码头工程实体抽检指标中,桩基码头工程实体抽检合格率为91.26%,环比上升3.88个百分点,重力式码头抽检合格率为89.92%,环比下降1.92个百分点。

图8  港口码头工程实体抽检合格率

(1)桩基码头工程实体质量抽检合格率总体上升,预制桩抽检合格率降幅大。

2016年上半年,桩基码头工程质量检测总体合格率为91.26%,环比上升3.88个百分点。如图9所示,桩基码头工程抽检9项分项指标中7项上升、2项下降,其中,预制桩、预制梁板等2项指标的合格率环比分别下降9.29、1.35个百分点,如图10所示,2014年上半年以来,预制桩抽检合格率波动明显。上述抽检数据表明,预制构件质量呈下降趋势,应引起更多的关注。究其原因,预制桩问题主要出在地方中小型码头工程,预制桩外周长等几何尺寸、混凝土保护层的偏差大,接桩部位错台明显,这与中小型项目对预制工艺控制不到位,施工过程质量检验把关不严等因素有关。

图9  桩基码头工程实体质量抽检合格率统计图

图10  桩基码头工程部分分项指标抽检合格率趋势图

(2)重力式码头工程抽检合格率略有下降,个别指标呈下降趋势。

2016年上半年,重力式码头工程实体质量抽检合格率为89.92%,环比下降1.92个百分点。如图11所示,重力式码头工程抽检8项分项指标中有6项上升、2项下降,其中系船柱的合格率有较大增幅,环比上升6.41个百分点,如图12所示,墙身构件安装、保护层等两项指标的合格率环比分别下降3.36、0.25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下降5.51、3.93个百分点,呈下降趋势。上述检测数据表明,重力式码头构件安装精度有待提升,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较随意,究其原因,这与现场作业人员素质不高,现场施工“三检制”执行不严格等有关。

图11  重力式码头工程实体抽检合格率统计图

图12  重力式码头工程部分分项指标抽检合格率趋势图

2.港区道路堆场工程抽检合格率小幅变动。

2016年上半年,港区道路堆场工程实体的检测总体合格率为89.10%,环比下降1.15个百分点。如图13所示,港区道路堆场工程抽检8项分项指标中4项上升、4项下降,其中,面层平整度、高程、管沟及盖板、轨道及跑道梁等4项指标的合格率环比分别下降0.91、2.98、1.16、0.61个百分点。如图14所示,2014年下半年以来,面层平整度、高程、管沟及盖板、轨道及跑道梁等四项指标合格率呈下降趋势,这4项指标是体现道路堆场工程表观质量的主要指标,应引起重视。上述检测数据表明,港区道路堆场中小型预制构件等细部质量问题较多。究其原因,这与参建单位“重主体轻附属”,总包单位现场指导把控不力等有关。

图13  港区道路堆场工程实体质量抽检合格率统计图

图14  港区道路堆场工程部分分项指标抽检合格率趋势图

3.航道整治工程抽检合格率基本持平。

2016年上半年,航道整治工程实体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5.74%,环比提高0.38个百分点。如图15和图16所示,航道整治工程抽检9项指标中6项上升、3项下降,其中护岸护脚环比提升2.1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较大,砼预制件安装、筑坝护底和筑坝坝面等3项分项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91.43%、94.73%、96.16%,环比分别下降1.78、4.07、3.84个百分点,且砼预制件安装的合格率呈下降趋势。上述抽检数据表明,部分项目存在预制块安装不到位、块石漏抛等质量通病问题,究其原因,这与航道整治工程隐蔽环节多、施工粗放、质量通病治理效果不明显等有关。

图15  航道整治工程实体质量抽检合格率统计图

图16  航道整治工程部分分项指标抽检合格率趋势图

4.船闸船坞工程抽检合格率基本持平

2016年上半年,船闸船坞工程实体质量抽检合格率为95.14%,环比上升0.27个百分点。如图17和图18所示,船闸船坞工程抽检6项指标中3项上升、3项下降,其中变形缝及止水环比上升5.21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较大,闸首(坞门)、闸墙(坞墙)等2项指标的抽检合格率环比分别下降5.21、2.54个百分点,波动明显。上述抽检数据说明,虽然总体合格率基本持平,但个别分项工程质量出现波动,究其原因,这与施工标准化推广运用不足,一线作业人员对钢筋、模板制作安装控制不严等有关。

图17  船闸船坞工程实体质量抽检合格率统计图

图18  船闸船坞工程实体部分分项指标抽检合格率趋势图

四、质量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2016年上半年工程实体抽检总体合格率环比有所上升,结合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情况以及各地反映的共性问题,水运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工程质量责任落实欠到位。

部分工程项目参建单位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片面追求效益、忽视工程质量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特别是PPP、BOT、BT等多元化投资环境下,业主单位与投资代建单位之间的质量安全责任划分不清晰,代建单位管理水平良莠不齐,项目组织机构设置不齐全、岗位职责不明确,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较为突出。

(二)工程质量均衡性不足

项目管理基础差异性较大,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够均衡,小型内河港口码头工程质量管理与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个别项目还存在基建程序不完善、报监手续滞后等问题。部分工程项目参建单位重主体、轻附属,重结构质量、轻外观,主体工程建设质量总体优于附属工程质量、水工结构工程优于陆域工程的情况依然存在。

(三)施工标准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

部分参建单位对施工标准化建设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标准化建设工作缺少主动性,重点项目推进优于一般项目,大项目推进优于小项目,驻地、场站标准化程度优于施工工艺、管理行为标准化建设,施工管理粗放、标准要求不严等问题多发,应予淘汰的落后技术和老旧工艺仍在不同程度地使用,制约了工程质量的提升。

(四)参建单位队伍素质待提升。

部分地区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业务能力水平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一线施工人员数量庞大、构成复杂、流动频繁,岗前教育培训不足,操作技能水平不高,是影响施工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五)现场试验检测工作仍不规范。

部分地区项目工地试验室建设和试验检测管理工作欠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体现在工地试验室建设标准低,标养条件不满足要求,试验检测人员数量不足、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部分材料送检不及时、检测频率不足,试验检测报告不规范、未能如实反映现场实际情况等。

五、有关要求

(一)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督促参建单位落实质量安全责任。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不断推进交通质监法制建设,抓紧研究多元投资市场条件下,PPP等新型项目管理模式中质量安全管理参与者的责任定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质量安全责任清单,督促项目参建单位加强过程控制,严把竣工验收关,强化质量行政执法、信用管理、问题跟踪落实和责任追究等手段。

(二)深入推进施工标准化建设,提高施工管理精细化水平。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部打造品质工程的相关要求,充分认识施工标准化对品质工程实施的过程保障作用,不断总结经验,凝聚共识,加强宣传引导,全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促进参建各方深入推进施工工艺、管理行为标准化建设,规范试验检测工作,淘汰落后工艺工法,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

(三)认真梳理质量管理突出问题,加大薄弱环节监管力度。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开展本地区质量状况统计分析工作,梳理质量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监管措施,督促参建单位履行教育培训主体职责,提高参建单位队伍人员素质,强化项目管理基础,继续加强码头、船闸等结构物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管理,重点规范预制构件施工工艺控制流程,严格实施小型内河港口工程、港区附属工程检验验收,狠抓质量通病治理,提升工程质量均衡性和耐久性。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6年9月14日   

 

抄送:各省级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站),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部水运局。


相关推荐 / News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根据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交通运输部决定对《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交公路发〔2009〕731号)作如下修订:将第二十九条修改为“省级及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动态管理中,发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单位的人员、业绩等指标低于相关资质、资格标准要求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执行”。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根据本通知作相应修改,重新发布。交通运输部2021年7月27日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规范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关于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征集、更新、发布、管理等活动适用于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是指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建设管理有关部门或单位、公路行业社团组织、司法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以及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记录、归集的能够反映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市场表现等信用状况的各类信息。第四条 信用信息管理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第二章 管理职责第五条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第六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一)组织制定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二)建立和完善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发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许可的公路工程从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奖惩记录、信用评价结...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9
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现将《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交通运输部2020年9月25日(此件公开发布)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规范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管理,促进水运工程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水运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关于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发展等要求,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水运工程建设标准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对水运工程建设、管理、维护提出的技术要求。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管理。第四条 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水运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范围可制定强制性标准:(一)涉及工程质量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要求;(二)重要的试验、检测和检验标准;(三)材料性能、构造物几何尺寸等统一的技术指标;(四)行业需要统一控制的其他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第五条 交通运输部按照职责依法管理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组织制定水运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并监督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的相关工作。第六条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等情况,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要求编制水运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第七条 交通运输部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水运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实行全过程管理。第八条 水运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应当免费向社会公开。推动水运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免费向社会公开。鼓励水运工程建设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向社会公开。第九条 鼓励参与国际标准化交流和国际...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  为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政策落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国务院关于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通知》(国函〔2020〕88号)要求,交通运输部决定,自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41号)、《船舶检验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2号)有关规定。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41号)第五条第一、二、三款的有关规定,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企业经营国际客船、国际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运输业务的审批权限,由交通运输部下放至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完善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经交通运输部同意后实施。  二、暂时调整实施《船舶检验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2号)第六条第四项的有关规定,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登记的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允许由外国船舶检验机构开展船舶入级检验。在强化对引入外国船舶检验机构管理,保障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完善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经交通运输部同意后实施。  特此公告。交通运输部2020年9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9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9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一批)的通知》(交科技函〔2019〕267号),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主编牵头起草的行业标准《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计划编号:JT 2019-24)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按照有关规定,现公开征求意见。请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并于2021年9月17日前反馈至标准起草组。联系人:孙刘洋,联系电话:18236231511,传真:027-83920788,电子邮箱:sun_liu_yang@163.com。征求意见稿下载地址: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互动—意见征集。附件下载:1.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表.doc2.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3.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Copyright ©2005 - 2016 中国交通技术咨询网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中国·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路55号
电话:010-67522809
传真:010-67524077
邮编:33052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