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交通技术咨询网
路桥技术 Teachres

中美规范公路混凝土桥梁设计的分析与比较

日期: 2017-03-09
浏览次数: 30

    【摘 要】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系,这与其优秀的桥梁设计规范密不可分,现阶段我国桥梁设计仍然有许多值得借鉴美国的地方,本文从中美桥梁设计规范入手,就中美两国公路混凝土桥梁规范设计中的差异与共同点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4655589.htm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中美比较 
  1 中美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对比 
  美国发达的运输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与美国日渐缩小,所面临的桥梁规范问题出现了一定同质化现象,所以对两国的桥梁设计规范进行对比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保持我国市场经济持续繁荣,在混凝土桥梁安全问题上,各级部门始终保持着张远的战略眼光,在设计过程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规范采取了一定借鉴,并最终形成符合国情的规范标准。当今世界内容最为可靠、结构最为明晰的当属美国公路LRFD桥规,自1999年遍布后,对于我国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的影响十分深远。 
  1.1 极限状态方程式的对比 
  在对公路混凝土桥梁设计中,通常使用极限状态法进行设计,在《美国规范》中所使用的极限状态,是为了保证裂缝、应力不超限,对应中国规范中的短暂状态与持久状态所需验算的各项指标,其中强度极限状态和中国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含义相同。美国的极限的状态方程式为: ①,在方程式中,Wu代表桥梁荷载效应设计值;Rn是结构抗力标准值,通过桥梁的强度标准值进行计算确定; 是结构抗力的折减系数。 
  中国的极限状态方程式为: ②,在方程式中, 代表了混凝土桥梁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根据当前我国公路桥涵的设计安全等级,按照一级、二级和三级的标准分别取值为1.1、1.0和0.9,在对桥梁的抗震设计中不需要考虑该系数;S代表了荷载效应或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值;R代表了桥梁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从①②两方程式对比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公路桥梁的极限状态表达式上是趋于一致的,即效应≤抗力,也作为了桥梁结构设计中所需遵循的普遍原则。在美国规范中综合考虑桥梁延性、超静定性以及运营重要性影响,将各种系数和状态集中在公式中进行了表达,体系了桥梁结构的重要性。在中国桥梁设计规范中将桥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开进行表达,在抗震计算时还需对抗拉和荷载效应进行有效调整。 
  1.2 荷载效应的对比 
  (1)荷载分类的对比 
  中美两国规范中均根据公路桥梁的荷载随时间的变异性进行了荷载分类。在《美国规范》中主要将公路桥梁荷载分为了永久荷载与瞬变荷载两大类。在中国《公路桥梁通用规范》中将荷载划分为了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其中偶然荷载也一并划分为了瞬变荷载中。从两国的规范中可以看出对永久荷载的划分具有较大的相同,然而中国规范中将水的浮力、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基础变位都被列为了永久荷载,而在美国规范中则将其列为了瞬变荷载中,相较而言,美国规范更为合理准确。 
  (2)荷载效应设计值的对比 
  中国公路桥涵设计的相关规范当中,对于荷载取值标准非常科学与严谨,参照2004年颁布的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Ⅰ级荷载中明确表示车道荷载规范值是10.5KN/m,集中荷载取值标准则根据桥梁跨径来判断,在实际应用中,桥梁理论跨径≤5m时,规范值为180KN;桥梁理论跨径大于等于50m的情况下,集中荷载取值则需要专业人员经过直线内插计算来分析得出。车道荷载的规范值必须于结构最差效应相对应,集中荷载规范值在需要和影响线内的最大值相同。最后,如果其中含有剪力效应,规范值则需X1.2的系数。 
  美国桥梁结构设计规范中对于荷载取值的标准与我国略有不同,美国路桥结构设计规范里的荷载分为车道荷载与重卡车荷载(挂车),在重轮压力之下的取值为145KN,其中后轴与中轴的间距是根据车辆运行时所造成的最差影响,规范值在4.0~9.0m之间欺负,卡车与挂车的荷载设计是以军事化规格来进行的,充分考虑到了公路桥梁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车轴中立为112KN,车轴间距为1.20m,车道荷载规范值为9.0KN/m。 
  (3)荷载效应组合值对比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活载与恒载的组合结果,我国的组合值为1.2Sg+1.5Sha,而美国组合值是1.25Sg+1.74Sha。我国活载计算如果以Ⅰ级公路为例,那么车道荷载为10.0KN/M,集中荷载标准值为285KN,y值取1.5,冲击细数值为1.013,经过计算得出,活载值为5013KNm;美国的活载计算以单车为荷载值9.2KN/m为例,间距1.2m,双轴的荷载值为110KN,y取值1.75,冲击系数值1.33,经计算,荷载值6013KNm。 
  1.3 混凝土构件抗力的比较 
  (1)构件抗拉系数规范的对比 
  在美国规范中混凝土结构抗力系数与其材料性质、构件类型以及施工方法均有着紧密联系,其中抗力系数均≤1.0,并通过对抗力系数的控制已实现对结构抗力的降低,提高公路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中国相关规范中缺乏类似抗力系数和参数计算的规定,具体混凝土构件结构的抗力通过相应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有结构重要性系数将荷载效应放大,以保证公路桥梁结构的安全。 
  (2)抗弯构件的计算规范的对比 
  当混凝土构件满足或接近极限荷载时的混凝土应力分布呈抛物线、梯形等线性关系时,中美两个规范中都将构件受压侧部位达到了极限压变值,其极限压变值分别为0.0033和0.003,然后按照合力等效的原则将其简化为矩形应力,并通过平截面假定推算出受拉侧的应力值,以建立截面的平衡条件,从而建立方程式求解。其中,中美两国抗弯构件的计算简图分别如下图1、下图2所示。 
  图1 中国混凝土抗弯构件计算简图 
  图2 美国混凝土抗弯构件计算简图 
  (3)抗剪构件的计算规范的对比 
  中美两国在公路桥梁混凝土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方面的规定大体一致,其抗剪承载力主要由混凝土、箍筋与弯起预应力三者所共同组成,构件的抗剪承载力下限和抗拉强度值相关,在美国规范中还计入了预应力影响。美国规范中受拉钢筋应变 综合对弯矩、轴力和预应力作用进行考虑,用以描述摩擦传递剪力的作用,较精确,并利用剪切应力 作用方向为竖向, 为水平方向共同确定剪压角度。而中国相关规范中没有在计算公式中考虑弯矩的影响,采用了异号弯矩系数计入了弯矩计算公式中,并通过破坏斜截面水平投影长度来计算剪压角度。 
   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8/view-4655589.htm


师资力量 / Teacher
发布时间: 2018 - 09 - 27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路养护工程管理,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益,部对《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交公路发〔2001〕327号)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交通运输部 2018年3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公路养护工程管理,提高养护质量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规定的公路养护工程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实施并按照项目进行管理的公路养护作业,不包括日常养护和公路改扩建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道、省道的养护工程管理工作。县道、乡道、村道和专用公路的养护工程管理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 养护工程应当遵循决策科学、管理规范、技术先进、优质高效、绿色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 养护工程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养护工程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依据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对国道和省道的管理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养护工程管理工作。   第六条 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和从事公路养护作业的单位应当根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的养护管理目标,按照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及本办法要求组织实施养护工程,并接受其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和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筹措必要的资金用于养护工程,确保公路保持良好技术状况。   非收费公路养护工程资金以财政保障为主,主要通过各级财政资金解决。收费公路养护工程资金主要从车辆通行费中解决。   第八条 养护工程资金使用范围包括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养护决策咨询、养护...
发布时间: 2017 - 04 - 27
【摘要】桥梁桥面的施工质量,是保证桥梁安全和平稳的前提条件。桥面铺装层作为桥梁系的一部分,相对于桥梁其他部分它直接承受行车荷载、梁体变形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桥梁使用的耐久性和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本文主要就桥梁桥面铺装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6894584.htm  【关键词】桥梁;桥面铺装;病害;控制措施   1、桥面铺装的破坏形式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与正常路面和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相比,损坏形式有所不同。主要有:①铺装层内部产生较大的剪应力,引起不确定破坏面的剪切变形,或者由于铺装层与桥面板层间结合面粘结力差,抗水平剪切能力较弱,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发生剪切破坏,产生推移、拥包等病害;②因温度变化并伴随桥面板或梁结构的大挠度而产生的裂隙,在车辆荷载及渗入的水的作用下产生面层松散和坑槽破坏。   设防水层的水泥混凝土桥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式一般为剪切破坏,常表现为拥包和推移现象。剪切破坏有两种情况:一是桥面钢筋混凝土模量远大于沥青混凝土和防水层的模量,加之沥青混凝土层厚度较薄,沥青层内产生较大的剪应力而引起的无确定破坏面的剪切变形;二是防水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桥面层间粘结力不足而发生剪切破坏。   2、桥面铺装层病害分析   2.1 结构理论与设计。桥梁的结构理论中对桥面铺装层的计算分析论述几近于零,现行规范中只给定了厚度的推荐值,工程界一直在备等级公路中运用了几十年。桥冲击桥结构的变铺装是一个受力复杂的动力体系,各种形式的主梁及铺装本身的构造均影响其应力的分布。粱设计的箱粱骨架钢筋在实际受力状态下难以像T梁主筋那样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设计的假设状态与箱梁的实际受力状态不一致。...
发布时间: 2017 - 04 - 27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桥梁使用年限的增长,以及交通荷载的增加,桥梁检测已成为重中之中,该技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作,需要各个环节协调配合才能达到一个有效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原理和特点,并通过实例进行无损检测的应用说明,为工程人员提供参考信息。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3198511.htm  关键词:检测;桥梁;工程    传统的方法是对公路桥梁随机选点,钻孔取样,在室内对所取样本进行分析和处理,从中获取各种有价值的工程参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因被测点是操作人员随机选择的,所以检测结果很难具有代表性;  b)由于检测点有限,覆盖面密度较小,使某些存在缺陷的不良区段反而被漏检,从而埋下质量隐患;  c)虽然钻孔取样精度高,但其会对路面造成破坏,且修补时费时费力。  无损检测技术作为快速、直观,且能够显示道桥内部状态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它在开展道桥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改善路面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带来道桥改造方案的优化和公路桥梁管养水平的提高。  桥梁的无损检测技术(NDT)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包括超声检测、红外检测、声发射、自然电位检测、冲击回波检测、X射线检测、光干涉、脉冲雷达、振动试验分析等。在公路桥梁结构中应用NDT,可以提高新建结构质量的安全性;可以提供结构损伤的标志,例如,污染程度,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氯侵蚀程度;可以记录支座处的声发射,反映了裂纹或过大的摩擦力或从垫层支座正在扩展的裂纹。无损检测的这些结果可以作为结构评估的辅助。  在一些情况下,与侵入检测相比,无损测试更快捷,缩短了测试期间的交通管制时间,从而降低了成本。雷达可以快速扫描潜在的结构空洞,雷达在NDT中的使用证明了NDT的速度和便捷...
发布时间: 2017 - 04 - 27
【摘要】交通情况的复杂让交通事故频发,其中超高车辆与桥梁上部结构的碰撞更是频繁发生,不仅对桥梁结构安全性产生较大威胁,同时对交通运行也有一定影响。目前我国关于对超高车辆-桥梁上部结构碰撞的破坏模式与荷载计算的研究不仅存在数量上的不足,在研究深度上也存在一定不足,为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超高车辆-桥梁上部结构碰撞的破坏模式与荷载计算方面,了解超高车辆在撞击到桥梁上部结构的破坏模式与荷载,从而对后期的防护有一定指导意义。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7030491.htm  【关键词】超高车辆-桥梁上部结构碰撞;破坏模式;荷载计算   引言   近几年,我国城市立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导致超高车辆碰撞桥梁上部结构的事故也越来越多。2008年在我国成渝高速公路,一辆超高货车强行通过一座正在建的跨线公路桥时将桥梁的主轴直接撞歪,直接导致前两个月的施工作废,金额损伤近百万元,其中还未包括对社会的影响。不仅是在我国,在发达国家这种超高车辆撞击桥梁上部结构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可以看出,导致桥梁损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超高车辆的撞击。对其破坏模式与荷载计算进行分析,从而对优化桥梁上部结构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1.超高车辆-桥梁上部结构碰撞的破坏模式   (1)破坏类型:通过对超高车辆-桥梁上部结构碰撞的事故调查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发现,其出现的破坏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局部性破坏,另一种则是整体性破坏。局部性破坏是桥梁上部结构受到局部冲剪作用引起的损坏[1]。如果是钢筋混凝土T梁桥,这种局部破坏的程度将会更加明显,整个碰撞区域不仅会出现开裂、崩落,钢筋屈服,甚至整个腹板―面板交界处的混凝土出现纵向开裂。如果是T型钢梁桥,局部破坏也会十分明显,会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如果是钢箱梁桥,破坏形式表现为钢材屈服。...
Copyright ©2005 - 2016 中国交通技术咨询网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中国·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路55号
电话:010-67522809
传真:010-67524077
邮编:330520
关注我们